淋膜機廠家教你如何提高涂膜質量和減少原料損耗
瀏覽數:514107/16/2016把涂膜機開起來并不難,難的是,如何在控制最低原料損耗的前提下,涂出高質量的產品來
針對涂雙彩膜化肥袋,總結歸納了涂膜質量三標準:1.涂膜牢度好。2.不燙布、不炸包。3.收卷平整、外觀漂亮。其實,在這質量三標準當中,包含著許多方面的技術含量。需要涂膜班長花一些心思,去把握每一個操作細節。
涂膜工藝調控的細節很多,而且影響涂膜剝離強度和原料損耗的因素也不少。如果能把各項工藝細節調節到位,那么,既能提升涂膜品質,又能減少原料損耗。
在這里只說四個有關涂膜質量和原料損耗問題。第一問題:減少原料損耗的三個重要環節。第二個問題:如何提高開車第一班,剛剛進車涂膜的卷芯成品率。第三個問題:調節模唇間隙均勻,對涂膜粘合牢度以及成品率有何影響。第四個問題:從模頭流下來的膜片,到壓合輥的氣隙距離與偏移究竟有多少學問?
第一個問題:減少原料損耗的三個重要的環節:第1個環節是,防止膜邊粘輥能夠減少原料損耗。如果涂膜料溫度過高和冷卻輥表面溫度過高。就會造成粘輥。因為一旦發生粘輥的時候,受傷的也不在少數。清理粘輥的操作很不安全。發生粘輥之后,造成原料損耗有3個:(1)膜邊粘輥使涂膜邊破損而出廢品。(2)粘輥之后,如果不及時清理粘輥膜邊料,很厚的膜邊纏繞著膠輥,是膠輥壓合不緊密,對整個膜片的壓力明顯降低,造成復合壓力不足,導致涂膜不牢,產生次品和廢品。沒有涂牢的袋子,有的雖然沒有起泡,但裝上化肥一摔包,就脫膜了。客戶不愿意投訴了。這對企業影響不好。(3)粘輥過于嚴重時,還得退車清理。如果機筒里面是高溫料,那么,退車之后擠料還不能停,這又造成涂膜原料的損耗。
避免粘輥辦法,可以采用隔膜劑打點滴來代替抹硅油。采用隔膜劑打點滴。花錢少還不會象硅油一樣,抹到布邊里面造成涂膜不牢的廢品。第2個環節是,涂膜第一班進車先涂引布,能夠減少新布的損耗。因為第一班開車剛進車之后,冷卻輥表面涼,對于涂層比較薄的產品。(14g/m2以下),不容易涂得牢,特別是涂雙彩膜。進車涂膜之后,雙彩膜需要通過調節張力穩定來套準。還有調節膜邊、調整切邊,這些都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調節過來。在調節過程中,都會有很多次品和廢品。假如這時候,先開慢車涂一段引布,等各方都調節好了再接上新布。那么久可以減少至少幾十米新布的損耗。而且采用的引布可以重復多次使用。第3個環節是,減少模唇積碳,也能減少原料損耗。
開車之前,清理好模頭,減少模腔積碳、減少因模口受堵導致膜片開叉,造成漏涂而出廢品。有四個操作細節可以減少模腔積碳。(1)每次下班停機時把模唇兩端的銅板和銅條拉開,讓涂膜寬度以外的模腔兩端死角里的熔融料擠出來,避免模腔兩端死角里的焦料因長期停留在模腔里面形成積碳。(2)如果長時間不開車,停車之后,應該將模口堵住,密封模唇,避免空氣進入模腔形成積碳。(3)涂膜料設定溫度不要過高。選擇合適的過濾網。換網周期不宜過長,避免因過濾網受堵。背壓增大、導致熔體回流怎加、物料升溫、加速物料降解。如果是長壽過濾網,換過濾網,換過濾網最好在停機之后,網區溫度降低至200℃。保溫足夠時間之后,開始擠料。設定偏低的溫度,是為了清理模頭時,擠出來的料粘度高,稠性大,增加塑料與模腔的摩擦力。這樣,非常有利于把模腔里的雜質帶出模口。第二個問題,如何提高涂膜開車第一班,剛進車時,涂膜卷芯的成品率。涂膜機開車第一班剛進車時,由于冷卻輥表面溫度沒有達到合適的溫度。特別是冬天,涂BOPP雙彩膜袋子,冷卻輥表面溫度對BOPP彩膜影響非常之大。BOPP彩膜在涂膜壓合之前,彩膜面和冷卻輥有一個包角接觸面,如果冷卻輥表面有溫度,那么,對彩膜能起到一個預熱作用。對涂膜牢度很有好處。如果冷卻輥表面溫度冰涼,彩膜就不容易涂得牢。因為BOPP滿版油墨界面與涂膜界面的親和力很差,如果涂層比較薄,剛開始涂膜的幾十米布,剝離強度就不合格,會造成很多次品和廢品。根據這種情況,我們在進車之前,可以先關閉冷卻水閥門,并且在冷卻輥表面升溫之前,采用車速慢,多擠料的方法。臨時地加大螺桿擠出量3~5轉。雖然加大了一點擠出量,但是,換來的卻是涂膜剝離強度的合格,廢品損耗的降低。何樂而不為呢!當冷卻輥表面優良合適的溫度之后,一般是50℃左右。當涂膜剝離強度測試合格之后,就可以提升涂膜車速,然后降低基礎螺桿轉速,調回臨時加大的擠出量,恢復原先設定涂膜車速與螺桿轉速的“速比”。打開冷卻水閥門,保持冷卻輥通水與受熱的平衡。另有一招:為了保證開車第一班剛進車時,冷卻輥表面有合適溫度,可以在冷卻輥兩個端面,各安裝幾個加熱片,在對擠出機加溫的同時,也對冷卻輥進行加溫。使整個冷卻輥,包括夾層里的冷卻水都熱乎起來。等到進車之前,拔掉電源線。采用這種方法效果非常好。下面講第三個問題、把模唇間隙調節均勻,對涂膜粘合牢度有很大好處。之所以講這個問題,是因為有一些廠家操作涂膜機的班長,還不能很熟練地調節模唇間隙。有的廠家是因為領導不讓隨便動模頭螺絲,有的是做涂膜的班長對調模頭沒經驗。他們往往對模唇間隙采取“哪兒膜厚了,燙布了掐哪兒;哪兒膜薄了,粘不牢了放哪兒”的簡單調節手法。其實,采用這種調節手法是非常不妥的。有時候,局部的布面松了,也會涂膜不牢。關鍵是,沒有調模頭經驗的人,調出來的模唇間隙也是不穩定的。假如每個螺絲的松緊程度調節不到位,那么,模唇在承受高溫高壓的狀態下,模唇間隙始終都在發生變化。比如今天你感覺到這個區的膜厚了,就把它調 薄了說不定明天同樣是這個區,模唇間隙又變寬了呢!對于沒有調節模唇間隙經驗的人來說,隨便你怎么調,始終就是達不到穩定狀態。也許是你對模唇的彈性結構理解不到位,或者是你的調節手法沒到位。大家都知道,模唇間隙調整均勻了,擠出膜片厚薄自然也就穩定了。膜片涂復在基材上的橫向各部位的剝離強度,也均勻了,收卷也平衡了,成品率也就提高了。擠出膜片的厚薄均勻與否,除了和模唇間隙有關之外,還與模頭各區溫度有密切關系。模頭這個區溫度調高幾度,或那個區降低幾度,會影響到膜片流速快一點或慢一點。至于這兒燙布,那兒粘不牢的問題。應該著先判斷是布的厚薄原因,然后,可以通過直觀的溫控表來調節幾個溫度,也可以通過調節放送張力來補償。還可以通過對復合機組之間的導輥平衡校準,或者增加摩擦輥,改變穿布路線,以及改善基布表面平整度等手段來解決。關于怎樣才能調節好模唇間隙的問題。
第四個問題、膜片的氣隙距離與偏移究竟有多少學問?氣隙距離長與短,除了關系到膜片和空氣接觸的時間長短之外,也直接影響到涂膜牢度與燙布兩個方面的問題。涂膜牢度與燙布是對立的矛盾。假如涂膜粘合牢度非常地好,可能會導致有一點燙布;假如涂膜后一點都不燙布,基布的抗撕裂強度特別好,那么,也許涂膜牢度會差一點。為了能夠恰如其分地處理好涂膜牢度與燙布這兩者之間的矛盾,就需要我們在涂膜牢度與燙布這兩者之間找平衡。既要涂膜牢度好,又不能燙布。膜片氣隙距離與偏移,它們之間同時與涂膜層的厚薄、涂膜料的溫度、涂膜料的性能、粘度、涂膜的車速,螺桿的轉速、基材種類等等因素息息相關。在操作的時候,必須從整體效果來考慮,才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狀況。